“很有趣的回信。”
“正如尤思源所说,这个世界的作品们并不是死板的程序,而是有智慧,灵性的生物。”
季鲤看完了信。
他抽出其中一张信纸塞回信封,揣进口袋,打算捏住剩下的一张信纸时,指腹忽然碰到口袋里一个触感温润冰冷的东西。
伸手拿,发现竟是在《归乡》时挖出后就随身带着的那块羊脂白玉佩。
这块玉佩竟然也随他一起离开了作品世界。
“陆。”
季鲤再次凝视着玉佩上的这个字,思绪发散。
“《归乡》的世界里,应该也有其他的作品。”
“‘陆’也许和其它在那个世界发生的作品有关,作为某种道具。”
“当然也有可能只是完成阅读,作品给的奖励。”
季鲤又把玉佩塞回了口袋,不再去细想那“陆”字的含义。
“我记得尤思源管这种东西叫做残文,残章。据他解释,这种东西是残缺或失去了共鸣者的灵言,无处可以寄托后,附着在了某些特殊物品上形成的。”
“不同于正常的灵言,只要共鸣者的灵觉充足,且不惧怕灵言的负面影响,灵言是可以无限使用的。”
“而这些物品失去了能提供施展灵言所需的灵觉来源,所以它们大多在使用过两三次后就会彻底作废。”
“不过也能在阅读中起到一定的作用。”
季鲤摸了摸那玉佩。
“看来运气不错。”
“就是不知道这玉佩有什么具体的效果,也许要借助灯龛才能知道。”
“眼下在雨中不宜久留。”
季鲤再次捏住了信纸,玩笑似的自言自语:
“李二柱和江怀远都回乡了,现在该轮到我了。”
他在脑中回忆起了他的故乡,霍桐镇的样貌。
起初作者回信里的“莫把他乡作故乡”让季鲤有些在意,毕竟他失去了七岁以前的记忆,如果把出生时的地方算作故乡的话,他也不知道究竟哪里才是他的故乡。
但是又正如作者信中所说,故乡不是一块土地,而是一种心情。
霍桐对于季鲤来说就是那个真正想回去的故乡,回到那里就有了归乡心情的地方。
想到这里,他不再犹豫,开始在脑海里回忆那个乡下小镇的一草一木。
一段时间过后,信纸和他同时消融在了雨中。
......
霍桐镇。
雨,依旧不紧不慢地落着,和夜色下的小镇一样,均匀地呼吸着。
这里,小镇的静谧与旷野的幽深,在雨幕中悄然相接。
湿漉漉的街道闪着微弱的水光,两侧是那些熟悉的、方方正正的老屋轮廓,屋子大多都被绿植覆盖,只露出水泥墙的一两角,显露出它们本来的样子。
柏油路面早已被雨水彻底浸透,泛着一些湿润的光泽。
路旁间隔排列的街灯灭着,它们亮着的时候,会将将一团团昏黄的光晕投下,照着无数条雨丝,雨丝则斜斜地垂落,在灯影里织成一片朦胧的纱幕。
两侧店铺的卷帘门早已严严实实地放了下来,铁质的表面被雨水冲刷得发亮,爬满了蜿蜒的水痕和铁锈,就像是沾染上了泪痕。
雨水从屋檐上聚拢、汇集,终于凝成水珠,一滴一滴,缓慢地敲打在下方坚硬的水泥台阶上,发出清冷的“嗒...嗒...”声。
街道的排水沟里,滴落下的水流正悄悄汇聚,裹挟着落叶和一些不知名的细小杂物,无声地向着低处流淌。
那水流中偶尔旋起一个小小的涡,随即又消失不见,就像小镇无人造访的漫长时光。
这里已经很久没人来过了。
但现在有人来了。
季鲤睁开了眼,神色复杂地看着这条熟悉的街道。
若是在夏天,云影巡墙,这里会很像青春文学里男女主上小学的小镇。
这也是季鲤选择回到老家开书店的原因之一。
小镇的氛围很适合写书。
“不知道书店变成了什么样子。”
这是季鲤恢复意识后的第一个念头。
但他没有灵言的庇护,无法在雨夜中行动,去到离这里还有一段距离的书店。
信纸送的位置很准,将他送到了老家那栋三层小楼的卷帘门前。
这里在小镇的边缘,靠近公路和田野的地方,而书店在镇中心学校的对面。
“不管怎样,也算是回家了。”
季鲤按照记忆,果然在卷帘门旁茂盛绿植盆栽下面摸出了一把钥匙。
为了避免拉开卷帘的声响过大引来某些雨中的怪物,季鲤轻步绕到了后门,把钥匙插入了染着铜绿的锁芯。
咔嚓。
出乎意料的顺利,门开了。
喜欢夜塔集请大家收藏:(www.qkksw.com)夜塔集去看看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