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7月22日 晴 郑州北郊工地
今天一早,天还没亮透,我就醒了。不是被热醒的,而是心里有点急。也许是因为昨天把材料交上去了,等着施工员证的事,也许是因为王工的那顿骂还在心里打转。
我洗了把脸,在水泥池边坐了几分钟,看着天色一点点发白。这个工地的早晨是安静的,安静得像是跟昨天的吵闹完全无关。可这世上哪有真正无关的事呢?你昨天搬错了块板,今天就得弯着腰去挪回来。
今天的任务是继续在三栋楼北侧绑扎钢筋,我心里清楚,现在我做的每一根钢筋、拉的每一根线,都是将来我能不能转正、能不能拿证、能不能翻身的筹码。我不能再有半点马虎。
梁哥还是带着我们,他今天多说了几句。他问我:“昨天那事你还记得吧?”
我点头:“记得。”
“那你知道错在哪不?”
我低声说:“不该自己做主,不该图省事,也没意识到混凝土车道的路线。”
他笑了下:“知错就改就行。不过小子,你得记住,工地是系统活,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。你能干,是好事;你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人话,是更重要的事。”
我点头,心里重重地记下了。
上午干到十点半的时候,王工又来工地巡查。他今天戴了墨镜,脸上没什么表情,看不出情绪。他走到我面前,看了一眼刚绑完的一段钢筋网,问:“你弄的?”
我“是”的字还没说出口,梁哥先点头:“是他,照标准来的。”
王工没说话,又看了一眼,然后转身走了。我松了一口气,感觉梁哥在替我挡了一枪。
吃中午饭的时候,赵启明一边喝稀饭一边说:“你发现没,王工其实不是那么坏。他骂人归骂人,可从来不搞小动作,不扣我们工资。”
我笑笑:“是啊,就是脾气冲点。但也正常,他压力也大。”
赵启明把筷子往饭盒上一搁,说:“我今天想了下,我也准备报个证,电工证或者架子工证。咱总不能一直做杂工。”
我点头:“早点准备,早晚能用上。”
饭后我没午休,去了趟工地旁边的小超市,买了两支笔和一个硬皮笔记本。准备这几天写点施工笔记,把图纸里的术语、钢筋型号、标号这些都记下来。不懂就问梁哥,问林姐。不能光靠干力气活吃饭,脑子也得用。
下午太阳毒得不行,地面反光得像白纸。我们这边施工进度还不错,梁哥说再有一周,北侧基础可以封模。听到这话,我心里竟然有种说不出的成就感。以前干临工的时候,哪有参与项目进度的机会。现在我能从钢筋绑到混凝土浇筑,甚至还能听项目部开简会,感觉真像是往上迈了一步。
下午四点左右,林知秋从工地东门进来,戴着一顶淡蓝色遮阳帽,穿着白色衬衫和深灰色工作裤。她步子一如既往的利落,走到我们钢筋组,冲我喊了声:“周磊,项目部来一下。”
我一听,立马扔下钢筋钩,摘了帽子跟了过去。
她带我进了项目部的临时会议室,递给我一张表格:“这是施工员初级培训的报名表,七月二十八号开课,每天下午六点到八点半,连续十天。上完课考试,过了就能拿证。”
我接过表格,心跳快了一拍:“我可以报?”
她淡淡地看我一眼:“你不是想转正吗?这是第一步。”
我连忙点头:“我一定去。谢谢林姐。”
她没说谢谢不谢,只说:“别迟到。名额不多,别浪费。”
我走出项目部时,表格攥在手里,像攥着一张门票。不是进城的门票,而是进未来的门票。
晚上吃饭的时候,我跟赵启明说了报名的事,他羡慕得直搓手:“你有后台就是不一样。”
我白他一眼:“啥后台,我就是脸皮厚,去敲了林姐好几次门。”
他咂咂嘴:“我也要去问问项目电工班的负责人,看看能不能也给我留个名额。”
我说:“这事急不来,但你总得有行动。”
他点头:“我明天就去问。”
晚上宿舍里依旧闷热,但我心里凉快多了。拿出新笔记本,翻开第一页,写了几个字:
“2018年7月22日,开始向上走的第一天。”
窗外传来虫鸣声,我合上笔记本,仿佛听见某种不同的节奏——不是风,也不是锤子砸钢筋的声响,而是属于我自己的那一点微弱但坚定的心跳。
喜欢毕业后打工日记请大家收藏:(www.qkksw.com)毕业后打工日记去看看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