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归墟”实验室的绝对寂静仿佛还在耳畔嗡鸣,那来自数学领域、象征着无限可能性的“弦球”坍缩为单一现实的震撼景象,依旧在孔方佳的视网膜和思维深处反复上演。
成功带来的短暂亢奋过后,是更深沉的疲惫和对未知的敬畏。他与李艳几乎是不眠不休地主持完成了初步的数据封存与分析报告,将“弦球之眼”的后续细化研究任务交付给值得信赖的核心团队,便准备返回地面进行短暂的休整与战略评估。
然而,宇宙的棋局从不给棋手以喘息之机。就在实验成功后的第七个地球日,一份加密等级极高、信号源却极其古怪的超空间通讯请求,直接接入了“昆仑之心”基地的中央通讯矩阵,其指向性明确,要求与孔方佳元帅本人进行最高权限对话。
通讯官的报告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迟疑:“元帅,信号源认证…识别为‘刀锋女王’的个人生物标识符。传输路径迂回曲折,通过了至少十七个中继点,最终源头指向…K-12扇区空域,γ-3行星轨道。”
正揉着眉心试图驱散连日疲惫的孔方佳动作一顿,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锐利的疑惑。李艳也放下了手中正在整理的医疗监测数据,看了过来。
“刀锋女王?”孔方佳的声音因熬夜而略显沙哑,但思维依旧高速运转,“她主动联系我们?通过这种非正式且高度加密的渠道?”
K-12扇区位于地球与黑塔帝国势力范围的边缘交界地带,环境复杂,存在着大量未被完全勘探的小行星带和引力异常区。γ-3行星则是一颗着名的“虫族星球”,自从“刀锋女王”率领其脱离“深渊之眼”控制的族群占领那里后,便将其改造得铁桶一般,成为了一个令周边文明望而却步的独立王国。除了少量的星际贸易行为,其长期处于地球和星盟的警戒观察中。
女王向来奉行孤立主义,虽与地球保持着一种基于共同敌人(深渊之眼)的脆弱默契,但极少主动进行高层直接沟通,尤其是如此急切且隐秘的方式。
“信息内容呢?”孔方佳问道,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,发出规律的轻响。
“只有一句话,经过多重生物密钥验证,确认为女王本人意志:‘孔元帅,有要事相商,关乎存亡,请务必亲临K-12,γ-3。信任之证:血刃星云并肩。’”通讯官复述道,语气凝重。“血刃星云并肩”指的是东境战役中一次极其危险的协同作战,细节仅有极少数高层知晓,这几乎排除了冒充的可能。
孔方佳沉默了片刻,实验室冰冷的灯光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。李艳轻轻走到他身边,低声道:“很冒险。她的立场依旧模糊,虽然脱离了深渊之眼,但虫族的思维模式…我们难以完全理解。这可能是陷阱。”
“我知道。”孔方佳缓缓点头,目光投向全息星图上那个遥远的坐标点,“但‘关乎存亡’…她不是危言耸听的性格。而且,她提到了‘信任之证’。更重要的是…”他顿了顿,眼中闪过一抹深思,“我们刚刚触碰了高维的壁垒,‘弦球之眼’成功的消息绝对保密,但会不会…引起了某些我们尚未知的、却能被她们感知的涟漪?”
李艳闻言,脸色也微微一变。虫族的感知系统与碳基生命截然不同,或许对时空结构的一些微妙变化更为敏感。
“必须去。”孔方佳做出了决定,语气斩钉截铁,“但不能毫无准备。通知下去,‘星火’集群即刻结束休整,全员进入一级战备状态。七十二小时内,完成补给与最终检查,随我前往K-12扇区。”
他看向李艳:“这次你和我一起去。对虫族的生物学和社会结构,你的见解无人能及。另外,通知王海峰教授,从‘织梦者’数据库和‘弦球’实验数据中,尽可能分析任何可能与虫族或高维感知相关的异常波动模式。”
“明白。”李艳点头,眼中虽有忧虑,但更多的是冷静的支持。她深知丈夫的决定背后是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,而非冲动。
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,整个“星火”集群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战争机器,高效而沉默地运转起来。一艘艘战舰结束了轮换休整,从月球船坞、火星基地、乃至小行星带隐蔽的锚地启航,在地球同步轨道附近汇集成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钢铁洪流。
新旗舰“长安号”无疑是这支舰队的核心与骄傲。它比前任旗舰更加庞大,流线型的舰体长达数公里,通体覆盖着最新型的暗色复合装甲,其上镶嵌着无数传感器阵列和武器模块,如同蛰伏的星空巨兽,安静地吞吐着能量。舰桥内,最新的全息战术沙盘和“弦纹探测器”终端闪烁着幽光,随时准备解构任何潜在的威胁。
孔方佳和李艳站在“长安号”宽阔的舰桥舷窗前,望着窗外如同钢铁森林般列阵的舰队。六十艘新型主力战舰(包括“北风之神”级战列舰、“影刺”级突击舰、“泰山”级重装巡航舰)为核心,辅以超过两百艘的各型护卫舰、驱逐舰、电子战平台和后勤支援舰只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